心理服务机构心理服务网络建设如何实施?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要求,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试点工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制定相关心理服务机构心理服务网络建设方案,必须行在当下。然而,目前的行业现状并不能更好地实现心理服务机构心理服务网络建设,整个大行业仍然面临一系列的现状问题。

心理服务机构心理服务网络建设面临哪些问题?
1、传统心理服务模式不能满足心理行业的规划和发展
2、人才队伍培养不健全,心理骨干储备不足
3、心理健康工作者工作琐碎,杂乱无章
4、心理服务机构管理和运营尚不完善
5、传统形式开展全员心理信息采集及分析工作效率低下
6、心理工作及产品工具较为零散导致效果不佳
7、难以有效统计区域心理工作开展情况
8、心理辅导中心使用效果及工作绩效得不到保证
等等,等等..........

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怎么办?
1、充分发挥综治信息系统平台优势,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
2、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预警后,对个人进行方案制定。
3、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
4、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5、对村(社区)、学校等基层心理咨询试点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平台。
6、通过热线、网络、APP、公众号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平台。
7、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培训,提高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助力行业发展,心悦灵倾情推荐:心理服务“融”平台
心悦灵结合行业需求,为心理行业量身定制的一款集技术、课程、咨询等服务为一体的实时运营平台——心理服务“融”平台。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从单纯购买设备——购买服务的转变,互联网+应用,好用易用,指标量化管理评估体系,行政工作+运营工作相结合。
实现心理健康工作者、具体心理工作的多方融合,实现心理健康工作的多层级检测和管理,从终端到分局,向总局逐层推进、逐渐完善,全方位整体服务布局,共享、高校、安全,推进心理健康的建设。
心理服务“融”平台具有哪些优势?
1、节约:
咨询室建设:投资少见效快,迅速覆盖;集约化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减少,买了无用,买了不用,想用不能用。
人才队伍建设:降低培育咨询专业人才队伍成本;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队伍;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服务。
运营成本: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心理咨询人员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科普知识宣传,为有心理问题人群提供心理帮助。
2、实用:
快速大面积普查、筛查。
数据实时动态分析+报告生成。
突发事件危机干预联动。
在线24小时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
在线问答(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
在线音视频。
在线直播为决策提供真实数依据。
3、扩展:
融入健康中国总体建设。
联动其他组织机构部门等。
扩展新的政策、内容、设备、差异化应用。
4、持续:
100团队持续开发保障系统迭代升级。
使用体验与时俱进。
内容不断丰富更新。
文音视频内容版权等知识产权无忧使用。
加快心理服务机构心理服务网络建设,促进行业整体发展,仍需多方平台的共同努力,心理健康【融】平台基于国家政策指向与心理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搭载全面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为教育局、学校、在校心理咨询师、校外服务机构等7大角色提供一体化统心理健康建设功能服务功能,通过平台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课堂直播、心理干预、心理拓展、校外资源应用、数据整合、政策落实等若干进行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的综合系统平台,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
欲了解,欲信任:更多心理健康【融】平台的内容,可点击:融平台
更多详情请致电:1786660792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