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灵」驻马店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综述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机制、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服务社会的民生工程。
2016年5月,西平县被确定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农村县级联系点。2017年,驻马店市所有县、区作为全省试点县、区。驻马店市以此为契机,注重科学规划,坚持试点引路、创新引领,健全体制机制,着力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
提升认识,周密部署,高位谋划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心理服务作为一个公共服务中的新项目,专业性强,且无任何经验可借鉴。如何统一思想、精准切入是摆在驻马店市面前的首要任务。近年,驻马店市始终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一是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全市上下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当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建设平安驻马店、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需要,更是强化市综治中心实战功能及其预防违法犯罪的“社会心理防线”。在此基础上,驻马店市明确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的“平台”作用、网格化管理的“底座”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人才队伍的“主力”作用和工作载体的“依托”作用的工作思路,从源头上预防以报复社会、制造影响等为目的的重、特大案、事件发生。
二是健全组织,精心部署。驻马店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孙巍峰任组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作用、切实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的实施意见》,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并组织了26次专题研讨会、21次工作推进会,召开千人动员大会3次,邀请知名学者专题授课9次,全市各县区累计组织召开动员会、专题报告会300多场、次,推动先行先试,探索试点路径。
三是大力支持,加强指导。西平县为确保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拨付专项资金1000万元,上级部门也给其配套资金120万元,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省、市领导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西平县进行督促指导。
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驻马店市紧密结合实际,着力抓好三级防护、建好四支队伍、健全五项机制、把握六个环节,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首先,抓好三级防护。在全面收集和筛查信息的基础上,将社会心理服务对象分为一般对象、关注对象和重点关注对象,建立三级管理、防护制度。其次,建好四支队伍。即领导队伍、管理队伍、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第三,健全五项机制。建立预测预警机制,有效预测、预警、预防社会风险。建立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强化各项服务措施。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对辖区内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重点对象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建立危机干预机制,有效预防、及时应对突发性、群体性重大事件。完善源头预防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极端案、事件的发生。第四,把握六个环节。
一是广泛宣传普及。通过新闻媒体、公众平台、开通热线、培训讲座等形式,宣传、普及社会心理学知识。设置心理健康主题宣传长廊26个,印发心理服务宣传彩页、《社会心理服务手册》,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专题栏目。同时,建立了驻马店市社会心理服务网校,西平县开通了西平心理网站、微信平台等,开展“线上”、“线下”服务,了解、回应社会关切,引导人们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二是全面收集信息。基层网格心理信息员、联络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的重点关注对象进行分类建档、重点督办。
三是着力排查、筛查。在全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排查筛查工作。对于高度预警人员,由专业人员、综治人员第一时间“会诊”,研究、制定应对方案和措施。
四是强化疏导服务。针对重点人员,因人施策、辩证施治,根据不同人员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服务,关怀疏导,消除负面心理问题。
五是突出危机干预。对于受重大生活事件影响的群体,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方案,通过不同的干预技术,消除应激障碍。
六是强化救治救助。对严重心理疾病、精神病患者,及时送往精神病院,全力救治。对经济困难的,落实政府救助措施,确保重点人员不失控,不漏管,不发生重大、极端案、事件。
整合资源,发挥作用,着力夯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根基
为推进试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驻马店市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拓展工作范围,整合有效资源,注重工作实效,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持久开展。
一是创新形式,发挥社会心理服务载体的“依托”作用。开展 “六进、六服务、六严控”活动,通过“六进”,将社会心理服务的阳光送到社会各个层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拓展工作的“覆盖面”;通过“六服务”, 共开展个案服务290人890多人次,团体辅导3000多人次,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健全差异化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效用性。通过“六严控”,构筑重点人群的心理防护工程,打牢工作的“生命线”。
二是筑好阵地,发挥综治中心的“平台”作用。同时,依托行业、系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平台建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征地拆迁、医患纠纷等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门心理疏导;在法院、学校、医院、企业等特定群体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目前,全市各级、各行业已建成心理咨询室2401个,投入资金3220万元。
三是夯实基础,发挥网格化管理的“底座”作用。通过网格化管理,开展“三防、六助”心理服务工作。同时,结合网格化管理的摸排走访工作,运用“熟人”关系促化解、心理疏导“清心火”、人格分析助沟通,切实履行网格管理员的七大职责,发挥基础作用。
四是科技引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按照大数据思维,依托云服务器,开发出集人员信息管理、心理测评、心理档案管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以他评、自评为核心的社会心理服务综合系统,作为综治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实战应用作用。
五是整合力量,发挥人才队伍的“主力”作用。通过培训,充分调动各级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人员积极性,把心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基础培训班30多期、实战班38期,共培养了持证人员1100人充实到市、县、乡、村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队伍中。全市社会心理服务培训大会第一期邀请了知名心理学教授林琨辉,培养了500名危机干预接线员和宣讲员,开通了24小时希望热线;全市社会心理服务培训大会第二期邀请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祝卓宏讲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务员心理健康知识》,社会反响良好。充分发挥专业人才队伍作用,依托本市大专院校及行业学会,建立各级专业人才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参与到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来,大大提升了心理危机干预和疏导的专业水平。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并扶持非营利性社会心理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建立心理服务志愿者平台,引导各类行业协会发挥好“协同”作用,培育、扶持5个社会专业组织、6个个人工作室,招募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700多人,形成了集政府力量、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于一体的工作合力。驻马店市连续三年成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2017年7月、11月两次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2017年8月,我省在西平县召开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驻马店市的经验做法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各地来学习、参观的截至目前已达85次,驻马店市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驻马店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之路。
心悦灵—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先行者,致力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心理咨询室建设一站式生产厂家,免费为客户提供心理咨询室建设整体方案,免费心理咨询室设计,提供安装、服务、培训等全方位服务。联系电话:17866607923(微信同号)
“推荐阅读”
- 「心悦灵」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内容介绍
- 心悦灵-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之心理咨询室建设-心理设备厂家
- 山东省某市卫健委领导等人来心悦灵调研考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 关于印发《山东省实施职工心理健康行动的意见 (2018-2020 年)》的通知
- 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名单及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 齐鲁电视台就心悦灵联合总工会开展“心理战疫”公益行动进行采访
- 【第一批公示名单】抗击疫情安心行动 千家机构送安心项目
- 关于印发烟台市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 关于印发《枣庄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 关于印发《长春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